Yang Mu was born in 1940 in the small coastal city of Huilan in east Taiwan as Ching-hsien Wang. He received his BA in English from Tunghai University in Taiwan, his MF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owa, and his PhD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He has taught at many universities in North America, Taiwan, and Hong Kong, but he spent most of his academic career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He has also served in important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cluding the founding dean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the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in his hometown of Hualian and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t Academia Sinica, the premier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Taiwan. He currently holds an endowed chair at Dong Hwa.

Yang Mu has been writing poetry continuously for sixty years. The longevity of his career is matched by his extraordinary creativity, which has exerted a transformative influence on Taiwanese poetry in general from the 1950s to the present. His poetry assimilates the best that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traditions have to offer, deftly blending classicism and surrealism, romanticism and modernism. His poetry may be lyrical or dramatic, contemplative or defiant, elegiac or erotic. In an age when poetry is indisputably considered to be minority literature, Yang Mu enjoys enduring popularity among reader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His accomplishments beyond the realm of poetry are demonstrable in prose, literary criticism, scholarship o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editing, 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Yang Mu has been married to Ying-ying Hsia for thirty-five years; they have a son, Bruce.────Michelle Yeh

Yang Mu Life Chronology

Works

微塵 (精裝版)
微塵
楊牧詩選(2014)
長短歌行(2013)
楊牧詩集III(2010)
奇萊後書 (2009)
譯事(2007)
英詩漢譯集(2007)
介殼蟲(2006)
人文蹤跡(2005)
掠影急流(2005)
奇萊前書(2003)
現代散文選續編(2002)
失去的樂土(2002)
隱喻與實現(2001)
涉事(2001)
暴風雨(1999)
時光命題(1997)
徐志摩散文選(1997)
但丁新生(1997)
昔我往矣(1997)
葉慈詩選(1997)
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1996)
亭午之鷹(1996)
星圖(1995)
楊牧詩集II: 1974-1985(1995)
疑神(1993)
方向歸零(1991)
完整的寓言(1991)
現代中國詩選(1989)
一首詩的完成(1989)
From Ritual to Allegory: Seven Essays in Early Chinese Poetry(1988)
徐志摩詩選(1987)
山風海雨(1987)
飛過火山(1987)
有人(1986)
許地山散文選(1985)
陸機文賦校釋(1985)
交流道(1985)
許地山小說選(1984)
文學的源流(1984)
周作人文選(1983)
豐子愷文選(1982)
搜索者(1982)

Translations


Bibliography

Interviews


丁文玲。2002.10.06。〈從《一首詩的完成》到《為了詩》──從楊牧,到楊照〉。《中國時報》第33版。

王威智。1996.09.29。〈楊牧享受豪華的寂寞,竟在花蓮引發文學海嘯──楊牧、陳列與陳黎的文學對談〉。《新新聞》第499期:49-51。

王威智。2001.06。〈護衛完整的學術自由──專訪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楊牧〉。《東海岸評論》第155期:25-34。

江中明。2000.08.22。〈楊牧:臺灣文學應超越地域性〉。《聯合報》第14版。

李昂。1985.02。〈且把真實作虛幻──葉珊.楊牧.王靖獻訪問記〉,《新書月刊》第17期:30-36。

李宛澍。2001.05。〈用故鄉的山水寫詩──楊牧導覽詩意花蓮〉。《遠見雜誌》第179期:286-293。

李宛澍訪談。2001.05。〈楊牧:文學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遠見雜誌》第179期:296-300。

李奭學。2003.01。〈楊牧六問〉。《中外文學》第31卷8期:97-102。

沈花末。1991.02。〈冷靜的尋求與追尋之心──專訪楊牧談創作〉。《洪範雜誌》第45期2版。

沈冬青。1995.10。〈進入源頭,參與創造──內心風景的搜索者楊牧〉。《幼獅文藝》第502期:4-10。

吳婉茹。1996.12.7-8。〈詩的創作與累積──楊牧公開獨門秘笈(上、下)〉。《中央日報》第18版。

林燿德。1988.01。〈絕無半點出世思想──丁卯秋日與楊牧筆談〉。《臺北評論》第3期:116-122。

林芝。1992.12。〈令人悠然神往的學院作家──楊牧〉。《望向高峯:速寫現代散文作家》。臺北:幼獅文化公司。頁72-78。

林素芬。1996.09。〈英雄回家──楊牧和王文進談散文歷程〉。《幼獅文藝》第513期:6-12。

桂文亞。1976.02.06。〈詩話──楊牧訪問記〉。《聯合報》第12版。

夏祖麗。1977.04。〈詩、酒、有限的溫暖──楊牧訪問記〉。《書評書目》第48期:74-85。

徐文臺。1996.12.23。〈談心中理想的學院與文人的典型,詩為人而作──楊牧〉。《自立晚報》第20版。

郝譽翔。1997.09.15。〈花蓮,我永遠的秘密──訪問楊牧〉。《聯合報》第41版。

郝譽翔。2000.03。〈臺灣/楊牧談詩──給年輕學子的詩秘密〉。《幼獅文藝》第555期:44-49。

郝譽翔。2000.06.17。〈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專訪楊牧〉。《自由時報》第39版。

郝譽翔。2008.09。〈唯詩真理是真理規範時間──訪問楊牧〉。《大虛構時代》。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339-345。

郝譽翔。2009.01。〈因為「破缺」,所以完美──訪問楊牧〉。《聯合文學》第291期:18-23。

陳文芬。2000.10.09。〈楊牧:漢語文學還在期待當代大創造〉。《中國時報》第11版。

陳辛。1993.02.11。〈古典的驚悸──楊牧談《唐詩選集》的編纂〉。《聯合報》第25版。

陳宛茜。2004.04.05。〈楊牧矮櫃當書桌.耳朵是寫作指揮家〉。《聯合報》第A12版。

陳芳明。1975.04。〈兩岸的對話──訪問楊牧先生〉。《幼詩文藝》第256期:45-62。

陳祖彥。1997.05。〈「文學的代言人」或是「文學的預言者」──生命論述在花蓮轉折的楊牧〉。《幼獅文藝》第521期:8-14。

陳義芝訪問,曾琮琇記錄。2009.09。〈詩藝與學識的問題──有人問楊牧,關於「學院詩人」〉。《聯合文學》第299期:92-100。

奚密著;葉佳怡譯。2009.12。〈楊牧斥堠:戍守藝術的前線,尋找普世的抽象性──二○○二年奚密訪談楊牧〉。《新地文學》第10期:277-281。

栩栩。2009.06。〈未知者的抒情──楊牧專訪〉。《風球詩雜誌》第2期:13-16。

高俊傑。2012.02。〈《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內外,兩個楊牧〉。《字花》第35期:32-33。

許榮哲、鄭順聰採訪紀錄。2005.08。〈颱風過後,詩的星空:楊牧談創作與生活〉。《聯合文學》第250期:69。

華威。1996.10。〈歡迎楊牧歸來──楊牧、陳列、陳黎太平洋畔談文學〉。《東海岸評論》,第99期:34-40。

黃臨甄。1997.01.06。〈世界總是守候他──詩人學者楊牧談書〉。《聯合報》第37版。

黃千芳。2003.01。〈王文興與楊牧對談詩詞〉。《中外文學》第31卷8期:77-96。

須文蔚。2003.10。〈回故鄉創生人文精神的詩人--訪前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牧〉。《文訊雜誌》第216期:54-56。

曾珍珍。2009.02。〈雝雝和鳴--楊牧談詩歌翻譯藝術〉。《人籟論辯月刊》第57期:40-46。

曾珍珍。2009.12。〈多識草木蟲魚鳥獸──訪楊牧談解識自然〉。《新地文學》第10期:282-286。

曾珍珍。2014。〈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人社東華》第1期。

楊牧等。1984.10。〈作談──散文類型的再討論〉。《文訊雜誌》第14期:202-207。

楊牧等。1994.09。〈百年追尋──「懷疑、探索」座談會記實〉。《幼獅文藝》第489期:24-33。

楊牧等。2001.05.21。〈花蓮的楊牧.世界的楊牧,楊牧歸國五年文學座談會〉。《聯合報》第37版。

楊牧等。2001.07。〈華文寫作的前景〉。《明報月刊》第427期:48-49。

楊照訪問,王妙如記。1999.12.18-23。《楊牧專訪(1-6)》。《中國時報》。第37版。

楊照等。2000.01.18。〈在海的潮汐裡與詩遊戲──楊牧座談會〉。《中國時報》第37版。

趙又箴。1996.11.24。〈對話──楊牧、楚戈「文學與美術」演講紀實〉。《更生日報》第20版。

廖玉惠。2003.11.16-18。〈緩緩打開瓶中稿──楊牧教授訪談錄(上、中、下)〉。《聯合報》第E7版。

翟月琴。2013。〈文字是我們的信仰:訪談詩人楊牧〉。《揚子江評論》第1期:15-33。

劉菲。1974.11。〈從比較文學看現代詩的批評──楊牧訪問記〉。《中華文藝》第45期。

劉克襄。1986.06.11。〈愛是我們的嚮導──劉克襄訪楊牧〉。《中國時報》第8版。

蔡詩萍訪談紀錄。1984.10。〈楊牧談臺灣現代詩三十年〉。《創世紀》第65期:202-207。

蔡逸君。2000.10。〈搜索者夢的方向──楊牧VS.陳芳明對談〉。《聯合文學》第192期:32-40。

蔡逸君紀錄整理。2009.01。〈路曼曼期修遠兮──楊照對談楊牧〉。《印刻文學生活智》第65期:50-63。

謝美萱。2004.08。〈固執追求真與美的終極──詩人楊牧〉。《人本教育札記》第182期:8-13。


Journals


丁旭輝。2011.12。〈在天地性靈之間:楊牧情詩的巨大張力〉。《國文學誌》第23期:1-28。

丁旭輝。2012。〈楊牧現代詩中的樂府書寫〉。《樂府學》。

上田哲二、高嘉勵。2009.12。〈日譯楊牧詩集經由記述〉。《新地文學》第10期:287-289。

王克文。1977。〈詩人與鄉土——談〈柏克萊精神〉〉。《書評書目》第54期。

石計生。1993。〈布爾喬亞詩學論楊牧〉。《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孟樊編。台北:正中。頁375-389。

石計生。2003.01。〈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的方法論楊牧〉。《中外文學》第31卷8期:234-252。

古添洪。2009.12。〈楊牧與葉慈-文學小檔案〉。《新地文學》第10期:313-317。

安靜。1994.01。〈詩心與多維藝術的載體——楊牧散文片論〉。《華文文學》。

向陽。1999。〈樹的真實——論楊牧《傳說》〉。《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陳義芝編。台北:聯經。頁299-313。

李漢呈。1977.11。〈從「柏克萊精神」看楊牧的「變」〉。《出版與研究》第9期。

李瑞騰。1978.11。〈釋楊牧的「向遠古」〉。《幼獅文藝》第48期5卷:20-6。

何寄澎。1991.06。〈永遠的搜索者──論楊牧散文的求變與求新〉。《台大中文學報》第4期:143-176。

何寄澎。1998。〈「詩人」散文的典範──論楊牧散文的特殊格調與地位〉。《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文化中心。頁150-163。

何雅雯。2002。〈「詩是我所涉事」——讀楊牧「涉事」〉。收錄於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台北:富春文化。

吳潛誠。1989.12.25。〈評《一首詩的完成》——融議論、記敘、抒情於一爐〉。《中國時報》第20版。

亞菁。1983.02。〈從「抒情」到「敘事」——楊牧(葉珊)作品的綜合考察〉。《現代文學評論》。台北:東大。頁19-25。

林耀德。1988.01。〈絕無半點出世思想——丁卯秋日與楊牧筆談〉。《台北評論》第3期。

林耀德。1993。〈開啟詩的端倪〉。《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卷》。何寄澎編。台北:正中。頁479-490。

林啓誠。2003.12。〈從楊牧的散文創作過程看<野櫻>之寫作〉。《語文學報》第10期:241-280。

林明理。2012.04。〈追尋深化藝術的儒者─楊牧詩歌的風格特質─用詩藝開拓美的人之十三〉。《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60期:27-30。

郝譽翔。2009.01。〈因為「破缺」。所以完美〉。《聯合文學》第291期:18-23。

郝譽翔。2011.01。〈抒情傳統的審思與再造-論楊牧《奇萊後書》〉。《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9期:209-236。

郝譽翔。1997.09.15。〈花蓮。我永遠的秘密——訪問楊牧〉。《聯合報》第41版。

郝譽翔。2000.12。〈浪漫主義的交響詩——論楊牧《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台大中文學報》第13期:163-186。

郝譽翔。2000.03。〈楊牧談詩:給年輕學子的詩秘密〉。《幼獅文藝》第555期:44-9。

郝譽翔。2009.12。〈詩的完成-論楊牧《奇萊後書》〉。《新地文學》第10期:頁323-330。

徐文臺。1996.12.23。〈談心中理想的學院與文人的典型,詩為人而作——楊牧〉。《自立晚報》第20版。

唐文標。1976。〈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人〉。《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頁201-228。

陳義芝。1984。〈讀張芬齡山風海雨詩鄉——花蓮之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洪範季刊》第3期。

陳義芝。2009.12。〈遙望或者親近-楊牧記載〉。《新地文學》第10期:296-300。

陳義芝。2010.12。〈住在一千個世界上-楊牧詩與中國古典〉。《淡江中文學報》23期:99-128。

陳義芝。2012.06。〈楊牧詩中的花蓮語境〉。《淡江中文學報》第26期:177-196。

陳黎。1994.08.12。〈楊牧詩註〉。《更生日報》第11版。

陳黎。1996.09.13。〈有人問楊牧翻譯的問題〉。《聯合報》第37版。

陳萬益。1998。〈原住民的世界——楊牧、黃春明與陳列散文的觀點〉。《評論20家》。李瑞騰編。台北:九歌。頁33-45。

陳芳明。1998。〈永恆的鄉愁——楊牧文學的花蓮情節〉。《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文化中心。頁138-149。

陳芳明。1998。〈典範的追求:楊牧散文與台灣抒情傳統〉。《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

陳芳明。2008。〈孤獨深邃的浪漫象徵——楊牧的詩與散文〉。《深山夜讀》。台北:聯合。頁171-77。

陳芳明。2009.01。〈回望一個大象徵〉。《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卷5期:64-7。

陳彥祖採訪。1997.05。〈『文學的代言人』或是『文學的預言者』——生命論述在花蓮轉折的楊牧〉。《幼獅文藝》。第84卷5期。

陳大為。2006.09。〈詮釋的縫隙與空白——細讀楊牧的時光命題〉。《當代詩學》第2期:48-62。

陳信安。2013.12。〈以山水體道-從冥契觀點考察現代學者詩人的山水經驗〉。《國文學誌 》第27期:155-205。

孫維民。1999.06。〈現代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台灣詩學季刊》第27期。

孫維民。2009.12。〈關於生活和詩-致楊牧〉。《新地文學》第10期:311-312。

奚密。2000.10。〈讀詩筆記:楊牧〉。《聯合文學》第192期:26-31。

奚密。2003.01。〈抒情的雙簧管:讀楊牧近作「涉事」〉。《中外文學》第31卷8期:208-216。

奚密、葉佳怡。2009.12。〈楊牧斥堠:戍守藝術的前線,尋找普世的抽象性-2002年奚密訪談楊牧〉,《新地文學》第10期:277-281。

奚密。2010.12。〈楊牧:台灣現代詩的Game-Changer〉。《臺灣文學學報》第17期:1-26。

郭楓。2009.12。〈蒼茫時空 楊牧古典詩風的形成-《楊牧論》楔子〉。《新地文學》第10期:290-293。

陸敬思。2013.04。〈The Development of a Taiwanese Poet in the Diaspora: Yang Mu's Prose Peregrinations Abroad〉。《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251-281。

張娟芬。1993.12.23。〈楊牧疑「神」疑「權」〉。《中國時報》第43版。

張芬齡、陳黎。2001。〈楊牧詩藝備忘錄〉。《台灣現代詩經緯》。林明德編。台北:聯合文學。頁239-265。

張芬齡。1994.02。〈山風海雨詩鄉——花蓮三詩人楊牧、陳黎、陳克華初論〉。《現代詩》第21期。

許悔之。1995.11.06。〈美學演練與精神象徵——關於〈循行大島〉〉。《自由時報》第34版。

許悔之。1998.03.02。〈少年之眼哀愁之心〉。《聯合報》第47版。

許又方。2008.01。〈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述評〉。《東華人文學報》第12期:197-232。

游喚。1984.07。〈三十年來最前衛的一次散文楊牧《年輪》的表現藝術〉。《散文季刊》第3期。

曾珍珍。1996。〈楊牧作品中的海洋意象〉。《臺灣的文學與環境》。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高雄:麗文。頁33-64。

曾珍珍。2000。〈從神話構思到歷史銘刻——讀楊牧以現代陳黎以後現代詩筆寫立霧溪〉。《城鄉想像與地誌書寫: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花蓮:花蓮文化局。頁31-53。

曾珍珍。2003。〈生態楊牧——析論生態意象在楊牧詩歌中的運用〉。《中外文學》第31卷8期:161-191。

曾珍珍。2006。〈花蓮是我的秘密武器——楊牧《涉事》以來的戰爭想像〉。《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文化局。頁168-191。

曾珍珍。2009.12。〈多識草木蟲魚鳥獸-訪楊牧談解識自然〉。《新地文學》第10期:282-286。

曾珍珍。2009.12。〈楊牧專號編輯始末〉。《新地文學》第10期:267-276。

曾建綱。2010.06。〈論楊牧英詩中譯之問題:以鄧約翰〈良辰〉(The good-morrow)爲例〉。《興大人文學報》第44期:289-310。

焦桐。1998。〈台灣當代文學中的花蓮意識〉。《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文化中心。頁125-137。

焦桐。1998.04。〈真實的蜃樓——楊牧自傳體散文中的半虛構世界〉。《幼獅文藝》。第532期:15-18。

黃麗明。2003。〈何遠之有?楊牧詩中的本土與世界〉。《中外文學》。第31卷8期。:133-160。

黃麗明、施俊州。2009.12。〈台灣、中國。以及楊牧的另類民族敘事〉。《新地文學》10期:342-357。

須文蔚。2006.05.29。〈深刻與多樣的抒情聲音〉。《中國時報》第E2版。

葉維廉。1970.06。〈葉珊詩集「傳說」序〉。《幼獅文藝》。第32卷6期:132-147。

溫任平。1979.08。〈從楊牧的「年輪」看現代散文的變〉。《中外文學》第8卷3期。

楊子澗。1979。〈「傳說」中的葉珊與「年輪」裡的楊牧〉。《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張漢良、蕭蕭編著。台北:稻香。頁329-375。

楊宗翰。1996。〈擺盪:論楊牧近期的詩創作〉。《台灣詩學季刊》第14期:114-120。

楊宗翰。1998.09。〈現代詩劇。休走!——從楊牧《吳鳳》談起〉。《國文天地》第160期:80-88。

楊照。1999.02.23。〈滄桑與浪漫的長期角力——楊牧的《楊牧詩集》〉。《中國時報》第37版。

楊照採訪/王妙如記錄整理。1999.12.18-23。〈一位詩人的完成——專訪楊牧〉。《中國時報》第37版。

楊牧主講,葉美瑤整理。2000.03。《時代與文學——永遠的現代詩》。《聯合文學》第185期:130-7。

楊牧。2001。〈「專題演講」——〈例證一首詩的完成〉〉。《現代詩語言與教學》。彰化:彰師大國文系。頁9-22。

楊牧。2006.09。〈英詩形而上舉例〉。《東華漢學》第4期:277-290。

董恕明。2008。〈平易的人情。深邃的世界——試探楊牧詩文中的原住民圖像〉。《第四屆花蓮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65-183。

董恕明。2009.12。〈拿起來。翻開-原住民在楊牧的詩文中進進出出〉。《新地文學》10期:331-341。

廖咸浩。1998.03.12。〈評介《時光命題》、《昔我往矣》〉。《中國時報》第42版。

趙民德。2002.07。〈忽然想起了楊牧的唐詩選集〉。《品質月刊》第38卷7期:27-32。

鄭智仁。2012.11。〈寧靜致和—論楊牧詩中的樂土意識〉。《臺灣詩學學刊》第20期:127-160。

劉克襄。1986.06.11。〈愛是我們的嚮導——劉克襄訪楊牧〉。《中國時報》第8版。

劉克襄。2009.12。〈初見楊牧〉。《新地文學》第10期:304-306。

劉正忠。2011.12。〈楊牧的戲劇獨白體〉。《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89-328。

劉益州。2012.07。〈時間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植物時間的書寫策略〉。1998.04。〈楊牧《疑神》的善惡觀〉。《中國文化研究》。

蔡明諺。2000.09。〈每一片波浪都從花蓮開始——楊牧詩文中的鄉土情懷〉。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7.07-1998.02)。修訂。

蔡逸君記錄整理。2000.12。〈搜索者夢的方向——楊牧陳芳明對談〉。《聯合文學》第192期:32-40。

黎保榮。2004.06。〈楊牧詩歌的地理學系統〉。《當代文壇》。

蔣美華。2006.10。〈「詩化的現實」與「現實的抒情」:兩種長詩美學的參差對照〉。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第1卷3期:494-511。

賴芳伶。2000。〈承傳古典‧鎔鑄歐西‧落實當代——試論楊牧的人文理想與實踐〉。《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文化局。頁55-70。

賴芳伶。2005.05。〈孤傲深隱與曖昧激情——試論《紅樓夢》和楊牧的〈妙玉坐禪〉〉。《東華漢學》。第3期。頁283-318。

賴芳伶。2009.12。〈永恆的奇萊,深情的楊牧〉。《新地文學》第10期:318-322。

顏元叔。1977.02.04。〈致楊牧〉。《聯合報》第12版。

羅智成。1996.06.06。〈生命與大自然的奇遇——評介《亭午之鷹》〉。《中國時報》第39版。

羅智成。2009.12。〈收放自如的四重奏-評楊牧的《方向歸零》〉。《新地文學》第10期:301-303。

陸敬思。2013.04。〈一個台灣詩人在移民社群中的發展-楊牧遊歷海外的散文〉。《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251-281。

陳信安。2013.12。〈以山水體道-從冥契觀點考察現代學者詩人的山水經驗〉。《國文學誌》,第27期:155-205。

劉益洲。2014.07。〈論「典範效應」在臺灣現代詩上的漣漪現象-以楊牧與楊佳嫻「時間書寫」為主的討論〉。

紀大偉。2014.10。〈誰有美國時間:男同性戀與1970年代台灣文學史〉。《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51-87。

翟月琴。2014.12。〈靜佇、永在與浮升-楊牧詩歌中聲音與意象的三種關係〉。《清華學報 》,第4期:661-688。

楊牧。2015.09。〈懷古〉。《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5。

劉益洲。2016.12。〈生死之間:楊牧《介殼蟲》的時間表述〉。《當代詩學》,第11期:102-131。

許又方。2016.12。〈詩學理念的實踐:讀楊牧的〈黃雀〉與〈卻坐〉〉。《東海中文學報》,第32期:1-23。

張松建。2017.03。〈詩史之際 楊牧的「歷史意識」與「歷史詩學」〉。《中外文學》,46卷,第一期:111-145。

須文蔚。2017.12。〈【學苑春秋】楊牧學體系的建構與開展研究〉。《東華漢學》,第26期:209-230。

楊宗翰。2017.12。〈楊牧、楊澤與羅智成詩中的現代抒情風貌〉。《文史台灣學報》,第11期:153-179。

劉正忠。2018.12。〈黼黻與風騷-試論楊牧的《長短歌行》〉。《中國現代文學》,第34期:143-168。

袁仁健。2019.05。〈再造現代散文:從文體規範論楊牧編選《現代中國散文選》的範式建構與影響〉。《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0期:127-144。

鄭毓瑜。2019.12。〈仰首看永恆-《奇萊前(後)書》中的追憶與抵抗〉。《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5-33。

邱貴芬。2019.12。〈「世界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世界文學」:以楊牧探測三種研究台灣文學的跨文學框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5期:127-157。

李勤岸。2020.05。〈冷淡ê表情藏正義ê火種-紀念楊牧〉。《海翁台語文學》,第221期:54-55。

蔡知臻。2020.06。〈初心、尋索與記憶:論楊牧《奇萊後書》的主題表現與詩學理論〉。《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37期:127-129+131。

何雅雯。2020.09。〈「凡虛與實都已經試探過」:楊牧老師的一門課〉。《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三期:37-41。

鄭毓瑜。2020.09。〈悲傷快樂而遙遠-懷念楊牧老師〉。《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三期:19-22。

須文蔚。2020.09。〈冬天晴日清晨仰望奇萊:懷楊牧〉。《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三期:29-32。

單德興。2020.09。〈猛志逸四海-懷念楊牧先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三期:3-6。

張力。2020.09。〈兩扇窗-懷念楊牧先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三期:7-12。

林維杰。2020.09。〈憶楊牧〉。《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三期:47-49。

石曉楓。2020.09。〈回憶與靈氛:楊牧「奇萊書」系列中的時間敘事〉。《成大中文學報》,第70期:179-206。

解昆樺。2020.12。〈大海濱城熱蘭遮:楊牧〈熱蘭遮城〉及其手稿之後殖民歷史空間詩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7期:69-101。

奚密。2020.12。〈鐫琢之名:楊牧詩中的希臘與羅馬〉。《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7期:3-35。

須文蔚。2020.12。〈【學苑春秋】楊牧臺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東華漢學》,第32期:341-377。

佘佳燕。2020.12。〈論楊牧譯洛爾伽詩的動機及意義〉。《臺灣文學學報》,第37期:103-122。

鄭慧如。2020.12。〈敘述的抽象化:論楊牧詩〉。《臺灣文學學報》,第37期:37-68。

李鴻瓊;廖咸浩;邱貴芬;姜翠芬; 李育霖;王穎;鄭芳婷;楊雅筑。2020.12。《「楊牧之於比較文學」紀念論壇》。第49卷,第四期:P299 – 352。

利文祺。2021.06.01。〈楊牧花蓮歷史和神話中的神聖性〉。《臺灣文學學報》,第38期:109 - 138。


Books


行人文化實驗室&洪範書局。2012。《作家小傳:楊牧》。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目宿媒體。

陳芳明主編。2012。《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台北:聯經。

張惠菁。2002。《楊牧》。台北:聯合文學。

劉益州。2013。《意識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生命時間意涵》。新瑞文創。

賴芳伶。2002。《新詩的典範與追求——以陳黎、路寒袖、楊牧為中心》。台北:大安。


Master Theses and PhD Dissertations


王鴻卿。2000。《楊牧散文的藝術風格──崇高與秀美》。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雅雯。2001。《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容。2009。《楊牧詩介入與疏離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麗玲。2010。《楊牧散文《奇萊前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婉瑜。2004。《楊牧《時光命題》語言風格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徐培晃。2006。《楊牧詩風的遞變過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孫偉迪。2008。《楊牧詩的音樂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豪。1998。《楊牧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依蘋。2001。《隱喻的流變──楊牧散文研究(1961~2001)》。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子瑛。2008。《楊牧詩學的隱喻程式︰〈論詩詩〉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靳瑋。2008。《搜索/搜索者:論「學院詩人」楊牧》。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昌晉。2011。《楊牧詩的自然書寫》。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劉益州。2013。《意識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生命時間意涵》。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謝旺霖。2009。《論楊牧的「浪漫」與「台灣性」》。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文志。2001。《楊牧詩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任玲。2005。《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溫元凱。2014。〈臺灣「地誌詩」研究──以林亨泰、商禽和楊牧的作品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李家棟。2014。〈凝視那「洶湧的深邃」──楊牧《奇萊後書》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台灣語文教師碩士學位論文。

李語筑。2015。〈楊牧《海岸七疊》之音韻風格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張期達。2015。〈楊牧的涉事,疑神及其他〉。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李星瑩。2016。〈楊牧詩及其晚期風格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碖文。

潘秉旻。2017。〈楊牧詩與中國古典的互文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呂佩。2017。〈楊牧詩修辭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延任。2018。〈花蓮在地想像---以楊牧、陳黎、邱上林之在地書寫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English Journals


Chiu, Kuei-fen (2013), “Cosmopolitanism and Indigenism: The Uses of Cultural Authenticity in an Age of Flows” in New Literary History 44.1 (Win.): 159-178, 199.

Joseph R. Allen (1994), Reviewed Work: Forbidden Games and Video Poems: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Lo Ch'ing , in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1.1 (Spr.): 54-57.

Patton, Simon (1994), “China -- Forbidden Games & Video Poems: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Lo Ch'ing byYang Mu and Lo Ch'ing and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oseph R. Allen” i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68.1 (Win.): 213.

Perushek, D E. (1993), “Poetry -- Forbidden Games & Video Poems: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Lo Ch'ing byYang Mu and Lo Ch'ing and translated by Joseph R. Allen” in Library Journal 118.12 (Jul.): 85.

Sze, Arthur (1999), “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 (review)” in Manoa 11.2:206-207.

Twitchell-Waas, Jeffrey (1999), “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 i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73.3 (Sum.): 596-597.

Wong, Lisa Lai-Ming (1999), Framings of cultural identities: Modern poetry in post-colonial Taiwan with Yang Mu as a case stud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2/2003), “(Un) tying a Firm Knot of Ideas: Reading Yang Mu’s The Skeptic” in Connotations: A Journal for Critical Debate, 12.2-3: 292-306.

--- (2004), “Epiphany in Echoland: Cross-cultural Intertextuality in Yang Mu’s Poetry and Poetics” in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31.1 (Mar.): 27-38.

--- (2004),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 Yang Mu’s ‘Letters to Keats’” in The Keats-Shelley Review (UK) 18 (Sep.): 188-205.

--- (2006), “A Promise (Over) Heard in Lyric” in New Literary History 37.2 (Spr.): 271-284.

--- (2007), "The Making of a Poem: Rainer Maria Rilke, Stephen Spender, and Yang Mu.” in The Comparatist 31: 130-147.

--- (2009), Rays of the searching Sun: The Transcultural Poetics of Yang Mu, Brussels: Peter Lang.

Yang Mu and Lo Ch'ing (1993), Forbidden Games & Video Poems: The Poetry of Yang Mu and Lo Ch'ing (trans. Joseph R. Allen), Seatt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This site is best viewed in Google Chrome.

「Yang Mu」2014年最新部落格由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規劃製作 (Template is applied from Templateism | MyBloggerLab) Copyright © 2014

Theme images by richcano. Powered by Blogger.